“外号面对面,尊重心贴心” ——记洪山区教科院心理健康送课下校活动

发布时间:2023-11-16

auto_2176.png

天水清相入,秋冬气始交。

为促进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,养成与同学良好交流的行为习惯,11月15日,洪山区教科院心理健康导师组组员、洪山区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姜欢老师走进了洪山区武珞路小学。

姜欢老师为五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《外号面对面》为题的心理健康团辅活动。武珞路小学德育主任王雪芹和心理健康教师任博轩全程观摩。


诗意介绍巧开场

auto_2178.png

姜欢老师巧妙的运用诗句填空介绍自己,引导学生注意名字的含义,并邀请同学们分享父母在自己名字上的寄托。

在学生表达自己名字的意义后,姜老师展示出“晓静”同学的烦恼,把“不尊重他人,乱取外号”的现象引入话题,带领学生思考“晓静”同学的烦恼是什么,并通过外号小调查让学生思考身边的“外号现象”,导入主题《外号面对面》。

auto_2177.png


外号放映知善恶

“大魔王”、“及时雨”等等外号一经展示,学生们就被深深吸引,自然而然跟随姜老师的引导分析出来这些外号的共同特点——善意与夸奖,这些善意的外号是对个人的特点和优点的总结。

但是外号有善有恶,学生们主动举手分享自己在同学间被起的外号以及自己的感受。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故事,学生逐步认识到恶意的外号是一种潜在的伤害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
auto_2180.png


红灯绿灯晓边界

“同样的外号为什么有的人能接受,有的人却不能呢?”带着这个问题,学生们跟随姜老师一起对屏幕上出现的各种外号做出评判。在评价这些外号的过程中,有些同学宽容大度都能接受,有些同学则能坚决的对讨厌的外号说不。

auto_2179.png

学生们在观察同伴的反应中意识到,大家的心理边界不同,对他人或善意或恶意的外号接受程度不一样,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,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心理边界,不随意其外号。


尊重卡片修友谊

如果已经在与同伴的争吵中给同学起了不恰当的外号怎么办呢?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,为自己曾经用“起外号”的形式伤害同学而表达歉意。

姜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种表达歉意的好办法,一张“尊重卡”,帮助我们重修友谊,在教会学生表达情感的同时,又恰当的向学生传达了“要真诚的为自己的不恰当行为负责”的价值观。

auto_2181.png


应对指南共总结

auto_2182.png

姜老师将收集到的典型外号分给各个小组,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,找到了应对外号的积极办法,学会分辨外号中的善意与恶意,在接纳积极外号的同时,也能勇敢拒绝恶意外号,幽默的化解同学矛盾,寻求他人的帮助,也在同学的监督下改正自身的不足。

姜老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“外号现象”,学会积极应对“外号现象”,养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行为习惯。

auto_2183.png

通过本次心理健康团辅活动,我们从“外号问题”入手,希望学生能够积极乐观,善良勇敢的面对同伴交往过程当中的不良现象,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!

在此,感谢区教科院对武珞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帮助和支持,感谢区心理健康导师姜欢老师专业而有爱的送教。武珞路小学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,始终坚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,为洪山心育贡献力量。